「畢業設計」之我們在做什麼??
透過中原地景第17屆畢業設計成果,呈現學生四年所學,並促進各界交流,聆聽更多不同的聲音,凝聚地景人的力量,增進景觀專業領域的共榮。
許家羽 黃妤庭 – 雨災共活
作品簡介:
新發社區位於高雄市六龜區的新發里以製產台灣原生山茶知名,為荖濃溪流域的下游河階,聚落由一條主要道路貫穿,為連結該流域上下游的主要道路。由於台灣地質年輕,且南部夏季常有強降雨,導致諸如新發里等聚落時常受到地文結合水文災害的威脅,在八八風災時,又以土石流帶來的災害最為嚴重。 然而我們卻發現,當地居民對過去發生的嚴重災害抱持樂觀的態度,喜歡這個地方、不願意因為危險離開。這讓我們感到好奇,在台灣各地也有許多面臨類似狀況的聚落,他們應該用什麼生活方式面對變動的地景?是否可以探究出屬於河階地塊的聚落韌性形貌?
作品說明:
透過制定新發里內的安全層級,再制定對各區從生態到人文空間的策略,最後將避難據點等於社區據點及社區自主防災兩個概念落實並串聯整個新發里,達到我們對The Living Ark的想像。
李佳妤 朱怡靜-跨越空城
作品簡介:
﹝跨越空城﹞這個題目希望探討桃園城市開發過程中,藉由規劃手法,讓城市可保有其獨特的空間特質,與能被民眾閱讀了解的公共文資保存系統,而非看似整齊其劃一的街道與無人生活的高樓大廈,基地以航空城開發案內部為範圍,討論傳統紋理與城市更新下,兩者的結合是否能減緩城市斷面的生成,並有效減緩開發案造成的城市議題。 以機場南側邊界、空軍基地跑道北側作基地範圍,討論機場產業紋理、傳統有機紋理,轉型成生活軸線與歷史軸線的同時,並連結各生活圈與文資結點,串聯成大型生活場域,並發展成台灣國際門面,創造使用者與機場的新連結。 並且選出建國九村作為細部設計要點,將其作為閱讀文資歷史的主場域,展示其保存必要性,與建立兩側機場連結之核心區。
作品說明:
基地內因多次大型開發案而形成數條城市斷面,嚴重影響基地內的有機紋理發展,藉由這次開發案,我們重新探討有機紋理於基地內的定位,將其保留轉型,並延續空間特質,透過建立兩大軸線、串聯五大公共文資場域,建立民眾生活圈,讓基地的發展過程得以被保留,並有效的被閱讀認識,我們規劃手法將透過軸線與景點的連接,讓來到基地的人可以建立從認識到了解該區歷史精神發展的過程。
莊蜨 蔡佳臻-In the Flow
作品簡介:
生命因水而生,與水交織本是大地的樣貌,60年代前的臺北仍可見如此的地貌。然而因為都市化,水的肌理已然消失無蹤。近年,種種災害猛力的控訴著當今的城市建設,In the Flow 從急具迫切性的水環境議題出發,試著想像未來與水交織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模樣。
作品說明:
以前的臺北,因為流淌著密集的圳道與溪流,被稱作「水城」。然而近代為了都市化的發展,水路逐漸填平加蓋,消逝在城市中。
當今,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洪水與缺水的現象越發嚴峻,我們該怎麼因應未來的需求,創造災害與生活共好的環境?
以防災公園的上位計劃為基礎規劃設計,區分出 1. 韌性城市 2. 循環水資源 3. 多元彈性生活,三個主題分別回應極端氣候、城市保水及永續用水,以及各面向生活需求。營造滿足災害與人的需求的環境,使人與水繼續交織生命的長河。
作品介紹影片:
屈莉璇 王語慈-Re都市針灸
作品簡介:
由於目前台北市都市更新進行的現況未能優先進入具有迫切問題之區域,故在北市中較貧弱之地區提出以都市再生為發展都市的主要指導計畫,透過整合地區之小型公共空間,以都市針灸為手法進行小型公共空間再造,以達成都市再生之目標:提供多樣性都市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於更新的同時留住城市底蘊,打造宜居的公共空間生活。
「地」的古字;地景,又是「landscape」。 粗暴地訴說著這就是我們!
17屆、2024畢業的一群人,在這四年裡喜、怒、哀、樂,多種情緒夾著在這埊之間,不斷變化、擴散甚至到結合,如果在這大氣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和合理,那如此野的我們也如字所見山水士組成為地,適應在各種虛無縹緲的埊裡,證明了我們的多元,也見證了我們的努力。
想看更多作品→中原地景建築第十七屆畢業設計展「埊」